师大首页
今天是:
站内搜索:
基层统战
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统战

民主党派成员参政素质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4-12-24 10:49:04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杨君武   点击:

民主党派成员参政素质实证分析——以湖南盟员为样本

摘 要:本调研报告主要依据2011年在湖南盟员中所做问卷调查和所开座谈会获得的数据和事实写成,描述和分析盟员们参政素质的三个方面即参政知识、参政能力、参政品格的现状,揭示其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提出若干对策性建议。调查表明,总体上,多数民主党派参政人员的参政知识是符合要求的,但对某些参政知识亚类的了解尚需不同程度地深化;他们的整个参政能力是基本胜任的,但是少数参政能力要素需大力提升;他们的参政品格达到了一定境界,但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民主党派成员参政素质的提升虽然主要依靠自身的修养和组织的培训,但也需要包括参政环境的改善在内的一些外在条件配合。

关键词:民主党派成员、参政素质、参政知识、参政能力、参政品格、现状、问题、建议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能力建设的不断加强,中国各民主党派对参政能力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参政能力建设成为了当前中国政治建设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参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是民主党派成员参政素质的培训。如果把参政能力建设比做建造高楼大厦,那么民主党派成员参政素质的培训就是制备砖瓦和其他建材。砖瓦和其他建材的品质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楼大厦的安稳程度和性能优劣,类似地,民主党派成员参政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参政能力建设的成败。因此,加强民主党派成员参政素质的培训是参政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而要搞好民主党派成员参政素质的培训,必须先行了解民主党派成员参政素质的现状。

为了深入具体地了解民主党派成员参政素质的现状,民盟湖南省委统一战线与多党合作理论研究会于2011年09—12月完成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并组织了多场小型座谈会。限于时间和精力及其他因素,该次调查仅在湖南盟员中进行,而且主要在湖南中青年盟员中进行。该次调查的结果,不能保证完全适用于全国盟员,更不能保证完全适用于全国各民主党派成员。但是,由于全国各省域盟员和全国各民主党派成员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职业结构等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因此,该次调查的结果对于了解全国盟员乃至全国各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素质现状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统计数据表明,答卷人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政治职务(意指在各级民盟组织担任委员,在各级人大、政协、政府、法院和检察院担任领导职务,和在各级行政司法机构担任特邀人员的情况)等方面的基本信息与湖南盟员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程度的近似性。例如统计数据表明,当前盟员(包括湖南盟员)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中高级知识人为主体,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者均占80%以上,这与实际情况是大体吻合的。而从答卷内容来看,绝大多数答卷人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和比较真诚的。因此,本次抽样问卷调查能够在总体上真实地反映湖南盟员对自己的参政素质的自我评估的现状,其有效度和可信度是较高的。

本分析报告主要依据上述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和事实,结合作者通过座谈会和其他一些途径对相关情况的了解,分参政知识、参政能力和参政品格三个方面描述和分析盟员们参政素质的现状(确切地说,盟员们对自己的参政素质的自我评估的现状),揭示其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提出若干对策性建议,可供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在培训其成员参政素质时参考。

一、民主党派成员参政知识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参政知识是参政素质的基础。参政知识涉及的主要方面有基本世情、基本国情和基本区情,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本党派和其他民主党派的近期参政情况,人文社会学科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本党派的历史特别是参政历史,等等。

基本世情意指有关当代世界和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基本国情意指有关当代中国各个主要方面特别是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学术、艺术、医疗、人口、资源、环境、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基本区情意指有关当前本地区(如本省域、本市域或本县域)各个主要方面的基本情况。多数盟员对基本世情、基本国情和基本区情是比较了解的,比较了解基本国情的人稍多于比较了解基本区情的人,远多于比较了解基本世情的人。关于基本世情、基本国情和基本区情的知识达到有所了解以上程度(包括有所了解、比较了解、深入了解、非常熟悉、颇有研究五个层次,下同)的人平均占97.75%,达到比较了解以上程度(包括比较了解、深入了解、非常熟悉、颇有研究四个层次,下同)的人平均占55.81%。其中,对基本世情、基本国情、基本区情达到有所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分别占96.19%、98.67%、98.39%,达到比较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分别占35.07%、68.10%、64.25%。

了解基本世情、基本国情和基本区情,可以使人们在参政中视野更开阔,见地更高远,使其建议更具适切性、可行性。在不同层面参政,对基本世情、基本国情和基本区情的了解要求不尽相同。例如,在全国层面参政,要求比较了解基本世情,深入了解基本国情;在省域层面参政,要求有所了解基本世情,比较了解基本国情,深入了解基本省情;在市域层面参政,要求有所了解基本国情,比较了解基本省情,深入了解基本市情;在县域层面参政,要求有所了解基本省情,比较了解基本市情,深入了解基本县情。

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主要包括与民主党派成员自己的职业有关的、与公民的日常生活有关的、与民主党派成员自己的参政领域有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多数盟员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是比较了解的,比较了解与自己的职业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的人多于比较了解与公民的日常生活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的人,而后者又多于比较了解与自己的参政领域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的人。关于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的知识达到有所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平均占96.48%,达到比较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平均占62.56%。其中,对与自己的职业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与公民的日常生活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与自己的参政领域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达到有所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分别占99.18%、96.88%、93.39%,达到比较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分别占71.34%、61.67%、54.68%。

了解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可以使人们在参政中所提建议避免与现行政策、法律和法规冲突,获得制度性的支持,从而更具说服力、冲击力,更有接受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不同领域参政,所需了解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当然不一。例如,在教育领域参政,要了解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学位条例(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在环保领域参政,要了解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节约能源法、水法、森林法、草原法等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政策。

多数盟员对本党派的近期参政情况比较了解,但只有甚少数盟员对其他民主党派的近期参政情况比较了解。关于本党派和其他民主党派近期参政情况的知识达到有所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平均占77.08%,达到比较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平均占36.86%。其中,对本党派近期参政情况、其他民主党派近期参政情况达到有所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分别占86.76%、67.39%,达到比较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分别占54.74%、18.97%。

了解本党派和其他民主党派的近期(最近五至十年)参政情况,可以使人们在参政中知己知彼,避免低水平重复——既避免重复本党派其他成员们的工作,也避免重复其他民主党派的成员们的工作。参政者可依据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主题,选择性地关注一定层面上本党派和其他民主党派的近期参政情况。例如,在市域层面参政,可关注本市域和本省域内各民主党派近期参政情况中那些与自己的参政领域相关的信息;在省域层面参政,可关注本省域和全国范围内各民主党派近期参政情况中那些与自己的参政领域相关的信息。

多数盟员比较了解三门以上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理论,大多数盟员比较了解至少一门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理论。对多门(三门以上)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理论达到有所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平均占93.86%,达到比较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平均占51.33%。其中,对哲学、宗教学、艺术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达到有所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分别占92.71%、70.66%、91.65%、94.51%、91.57%、90.84%、89.72%、91.67%、94.37%、89.96%、71.94%、78.82%、80.76%,达到比较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分别占29.56%、14.97%、21.59%、36.58%、59.04%、58.37%、28.83%、30.76%、30.99%、28.54%、15.63%、19.96%、29.06%。可以发现,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达到比较了解以上程度的盟员占比最多(近60%),这与教育界是民盟的主体界别一致。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社会学、管理学等方面达到比较了解以上程度的盟员占比也相对较多(30%左右),这与参政的内在要求相关——参政内在地要求人们对与公共管理密切相关的人文社会学科比较了解。

参政者之所以要了解多门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理论,是因为现代公共管理是一项专业化程度高的复杂工作,需要人文社会学科方面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理论支撑。了解多门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理论,可以使人们在参政中所提建议更有可能获得深度或广度上的优势,更有可能出新出奇、独步独诣。在不同领域参政,所需了解的人文社会学科自不相同。例如,在宗教事务领域参政,要求对宗教学、哲学等学科比较了解;在民族事务领域参政,要求对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比较了解。

多数盟员对当代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学说、科学发展观)和毛泽东思想比较了解,但只有少数盟员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比较了解,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比较了解的盟员更少。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达到有所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平均占90.74%,达到比较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平均占43.54%。其中,对当代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经典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达到有所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分别占98.12%、99.20%、90.91%、74.75%,达到比较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分别占66.93%、60.85%、27.67%、18.69%。

了解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可以为人们在当前中国参政时保持政治正确提供必要的认知条件,有时还能带来某种话语优势。在任何国家和时代从政(包括执政和参政),都需要保持政治正确,只不过不同国家和时代对政治正确的理解和要求不同。在当前中国,政治正确主要由主流意识形态即当代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决定。在不同层面参政,对当代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了解程度要求不一。如在县域、市域、省域、全国层面参政,分别要求有所了解、比较了解、深入了解、非常熟悉当代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多数盟员对本党派的历史是比较了解的。对本党派的历史特别是参政历史达到有所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占97.78%,达到比较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占61.34%。

了解本党派的历史特别是参政历史,可以使人们在参政中有以借鉴,更好地发扬本党派的传统优势,更自觉地体现本党派的特色。就盟员而言,了解本党派的历史,重点在于了解1940年代和1970年代末迄今(改革开放时期)这两个时期的盟史。

上述各组数据表明,多数盟员的参政知识储备总体上是良好的,他们中对六个方面的参政知识达到有所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占比或平均占比大多在90%以上、全部在75%以上,达到比较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占比或平均占比大多在50%以上、全部在35%以上。这些数据与我们的印象是基本一致的,与我们的预料是非常接近的。盟员们毕竟以中高级知识人为主体,在知识(包括参政知识)方面理应有一定优势。

不过,盟员们在某些参政知识亚类方面尚有不同程度的欠缺。

(1)对基本世情的了解需深化。对基本世情达到比较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占比偏低(35.07%),我们期待这一比例不低于50%。在县域、市域层面参政,也许可以不了解基本世情,但是在省域、全国层面参政,必须比较了解甚或深入了解基本世情,因为只有这样,参政者的建言立策才能在广博的视野和高远的视点中展开,才能获得必要的参照,进行恰当的比较,提出更有广度、高度或深度的建议。深化对基本世情的了解,主要靠参政者自身多阅读有关书籍报刊和网络文章,特别是多关注政治、经济、教育、学术等领域的国际时事。各级民主党派组织可通过专题讲座形式加强成员们的基本世情教育。

(2)对与自己的参政领域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的了解需有所深化。对这类政策法律法规达到比较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占比稍低(54.68%),我们期待这一比例不低于60%。要求一个参政者比较了解所有政策法律法规是苛刻的,但是要求一个参政者比较了解与他自己的参政领域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是正当的。如果一个人对与他自己的参政领域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不太了解,那么只能说他还没有做好参政的必要准备。由于人们的参政领域是多样化的,因此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统一培训并不合适,深化对与自己的参政领域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的了解,主要靠参政者自身多学习多研究。不过,各级民主党派组织可就一定时段内本组织的重点参政领域,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印发小册子等形式,加强成员们的政策法律法规教育。

(3)对本党派近期参政情况的了解需稍加深化,而对其他民主党派近期参政情况的了解则需大力深化。对本党派近期参政情况达到比较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占比略低(54.74%),我们期待这一比例不低于60%;对其他民主党派近期参政情况达到比较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占比很低(19.57%),我们期待这一比例不低于40%。出现比例略低或很低这种情形,可能与部分答卷人没有在任何层面参政的经历有关。但是,考虑到一个有志于参政的民主党派成员可以通过多条途径了解本党派和其他民主党派的近期参政情况,这种不理想的情形还是可议的。只有比较了解一定层面上本党派和其他民主党派的近期参政情况,参政者才能避免低水平重复他人的工作,才能在借鉴中超越。建言立策也应力求创新。要深化对本党派和其他民主党派近期参政情况的了解,参政者可关注大众传媒所传播的相关信息,也可浏览各级人大和政协机构所编辑的相关书刊。各级民主党派组织可选编本党派和其他民主党派一定层面上的参政资料(如比较优秀的或影响较大的建议案、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信息稿等),印发给成员们。

(4)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需适当深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达到比较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占比过低(18.69%),我们期待这一比例不低于30%。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多种流派,它们都因应现代西方社会的新情势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做了或多或少的改造,阐发了一些值得重视的观念和学说,其中一些观念和学说与当代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念类似甚或一致。因此,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当代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要深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民主党派成员们可以适量参阅相关论著,各级民主党派组织也可邀请专家向成员们介绍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流派的基本思想。

(5)对本党派历史的了解需进一步深化。达到比较了解以上程度的人占比不太高(61.33%),我们期待这一比例不低于80%。在当前中国,民主党派历史进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可能性不大,一般民众仅仅通过影视作品(如影片《建国大业》,电视连续剧《民主之澜》、《黄炎培》、《中国1945:重庆风云》)获得对民主党派(主要是民盟)历史的片断式的和印象式的了解,这种了解对于民主党派成员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加强对民主党派成员的党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除了编印有关本党派历史的纪念册和举办相关展览之外,还可以考虑融党史教育于新党员培训中。

二、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能力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参政能力是参政素质的主体。参政能力包含的基本要素有适宜的政治把握能力、创新的社会调研能力、审慎的权衡决断能力、出色的政见表达能力、坚定的执行落实能力、正派的团结协作能力等。

以问卷形式调查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能力面临着两重困难:其一是参政能力主要不是体现在言语中,而是体现在行动中,要了解一个人的能力,不仅要听其言而且更要观其行,而问卷调查只是以一次性书面交流的方式听其言,无法观其行。其二是迄今为止尚无一个公认的比较完备的参政能力评价体系。这种体系的设计是一个无可参考的、比较复杂的新课题。笔者暂时无法提供一个参政能力评价体系,只能凭借有限的思考设计若干相关问题,以间接地、定性地检测答卷人的上述六个方面的参政能力或潜力。

适宜的政治把握能力要求参政者正确对待当代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当前中国主要政治思潮,以保持政治正确。政治正确总是相对于特定时代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特别是主导性价值观念而言的。在当前中国,参政者要保持政治正确,无疑应与当代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基本保持一致。

几乎所有盟员不同程度地认同当代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其中,多数盟员对此较高程度地认同。对当代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达到部分认同以上程度(包括部分认同、基本认同、大体认同、完全认同四个层次,下同)的人占98.59%,达到基本认同以上程度(包括基本认同、大体认同、完全认同三个层次,下同)的人占64.98%。信念不等于行动,但是信念能够为行动提供内在动力。应当说,绝大多数盟员在政治把握的大方向上是不成问题的。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在不同程度上认同当前中国其他一些主要政治思潮。例如,对新左派、新儒家、民族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粹主义,达到基本认同以上程度的人分别占21.64%、25.39%、37.40%、9.59%、40.00%、24.85%。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里,各种政治思潮都有其认同者和信奉者,这是不足为奇的。何况,上述非主流政治思潮中各有一些基本观念与当代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念是一致的或相通的。如果我们真正追求民主,我们就应当包容和尊重思想的多样性。民主的社会允许各种思想通过在公共理性的舞台上展示演技来吸引受众。

创新的社会调研能力要求参政者带着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强烈关注,以多种方式尽可能多地参与社会调研,且善于在调研中发现问题和提出对策。

大多数盟员或深或浅是关注社会热点、重点、难点问题的,或多或少是参与过社会调研的,他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重点、难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学术(含科学技术和人文社科)、教育、经济、政治等领域,他们所采用的主要调研方法有实地考察、网络搜索、问卷调查、座谈等。关注过(包括偶尔关注、有时关注、经常关注、始终关注四种情形)社会热点、重点、难点问题的人占96.58%,其中达到经常关注以上程度的人占70.22%;参与过(包括偶尔参与、有时参与、经常参与三种情形)社会调研的人占86.99%,其中达到有时参与以上程度的人占53.46%;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在学术、教育、经济、政治领域(最多可选三个领域)的人分别占56.72%、53.36%、49.60%、36.56%;所采用的调研方法以实地考察、网络搜索、问卷调查、座谈(最多可选三种方法)为主的人分别占62.25%、36.76%、29.05%、27.87%。

从主客观条件来看,大多数盟员是有可能在社会调研中创新的。至于他们的社会调研成果究竟有无创新之处和有多少创新之处,这不是问卷调查所能得知的,而需要对大量社会调研成果做个案分析。

审慎的权衡决断能力要求参政者在处理重要事件时从大尺度社群的利益(如人类利益、国家利益)出发,理性地、独立地做出权衡和决断,避免受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控制,尽可能跳出部门或地区利益、党派利益的圈子,不受个人情感的摆布,尽可能摆脱名人意见的操控和社会舆论的牵制。

大多数盟员对自己的决断能力感到满意。70.89%的盟员认为自己的决断能力较强或很强,只有29.11%盟员认为自己的决断能力较弱或很弱。

依据何种利益分析和评论重要事件,是衡量人们的权衡决断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大多数盟员具有正确的利益观念,能够分清利益的主次轻重,因而是有可能审慎地权衡和决断的。在回答分析和评论重要事件过程中所依据的各种利益类型的先后顺序时,把国家利益、人类利益作为第一、第二选择的人分别占91.50%、78.46%,把党派利益、部门或地区利益作为第一、第二选择的人分别占34.61%、18.98%,而把个人利益作为第一、第二选择的人仅占10.38%。

分析和评论重要事件时在多大程度上受个人情感、名人意见、社会舆论的影响,是衡量人们的权衡决断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在分析和评价重要事件时,多数盟员能够发挥自己的理智,保持比较清醒的头脑,不受个人情感的摆布,也不受名人意见的操控,也就是说,他们具有比较审慎地权衡和决断的心理素质。但是,他们还不能摆脱社会舆论的牵制。在回答分析和评价重要事件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因素影响的大小时,认为自己受个人理智影响达到影响较大以上程度(包括影响较大、影响很大、有决定性影响三个层次,下同)的人占50.40%;而认为自己受个人情感、名人意见、社会舆论影响达到影响较大以上程度的人分别占22.11%、17.48%、66.40%。

出色的政见表达能力要求参政者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归纳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口头即兴表达能力、演讲能力。

多数盟员认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即能够满足政见表达的要求。认为自己的四种逻辑思维能力亚类(演绎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达到自觉尚可以上程度(包括自觉尚可、比较满意、非常满意三个层次,下同)的人平均占77.85%,对自己的四种逻辑思维能力亚类感到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的人平均占32.73%;其中,认为自己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达到自觉尚可以上程度的人分别占83.71%、86.97%、83.07%,对自己的这些逻辑思维能力亚类感到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的人分别占25.96%、44.69%、45.42%。认为自己的四种语言表达能力亚类(书面表达能力、口头即兴表达能力、演讲能力、辩论能力)达到自觉尚可以上程度的人平均占65.80%,对自己的四种语言表达能力亚类感到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的人平均占21.42%;其中,认为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口头即兴表达能力、演讲能力达到自觉尚可以上程度的人分别占72.94%、58.01%、58.54%,对自己的这些语言表达能力亚类感到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的人分别占23.64%、17.24%、17.28%。

坚定的执行落实能力要求参政者(主要是行政司法机构等职能部门的参政者)坚决执行出自公共理性的既定决策法规,不因某个人或某些人的反对而中止或调整,同时可以向有关机构反映正确意见以促成政策法规的修订。

也许是因为处在当代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中,多数盟员认为,在执行出自公共理性的既定政策法规的过程中,遇到有人反对时,可以中止或调整(实质上就是打折扣)。在有关这种情形的六个选项中,选择“看反对者是什么人来决定是否继续执行”、“看反对有没有道理来决定是否继续执行”、“在继续执行过程中依据反对意见做适当调整”的人分别占1.00%、54.09%、14.17%,合占69.26%;而选择“不管反对者是什么人依然继续执行”、“不管反对有没有道理依然继续执行”、“在继续执行过程中上报反对意见以促修订”的人分别占5.79%、6.99%、17.96%,合占30.74%。

正派的团结协作能力要求参政者(主要是行政司法机构等职能部门的参政者)在与他人协作共事时既能最大限度地容忍不同意见,乐于和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又能坚定不移地遵守合理的原则和规范,不因某个或某些同事的反对而违背或放弃它们。

大多数盟员认为自己拥有较强的宽容精神,所有盟员表示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容忍参政过程中的不同意见,多数盟员表示愿意在某种程度上鼓励参政过程中的不同意见。认为自己的宽容心较强和很强的人分别占67.53%和16.65%,合计84.18%;认为自己的宽容心一般的人占17.82%;认为自己的宽容心较弱和很弱的人均为0.00%。在回答对待参政过程中的不同意见的应有态度时,选择“容忍合理的不同意见”、“鼓励合理的不同意见”、“容忍一切不同意见”、“鼓励一切不同意见”的分别占23.96%、46.53%、24.95%、4.56%,总计100.00%,其中,选择“鼓励合理的不同意见”和“鼓励一切不同意见”的人合计51.09%;没有人选择“不容忍不同意见”。作为具有现代民主意识的中高级知识人,多数盟员确实拥有较强的宽容精神。

大多数盟员认为,在因遵守合理的原则或规范而与同事发生冲突时,可以和应当做出某种妥协。选择“为了团结同事,在执行原则或规范时打点折扣”、“为了团结同事,干脆放弃原则或规范”、“为了缓和冲突,暂停执行原则或规范”、“为了化解冲突,提请修改原则或规范”、“为了根除冲突,提请废止原则或规范”的人分别占43.37%、1.81%、5.02%、17.87%、3.21%,总计71.28%;而选择“不管同事反对,依然坚持合理的原则或规范”的人仅占28.71%。

综上所述,绝大多数盟员在政治把握的大方向上是不成问题的,大多数盟员是有可能在社会调研中创新的,多数盟员的利益观念和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比较审慎地权衡和决断,多数盟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满足政见表达的要求。可以说,多数盟员的整个参政能力或潜力是基本胜任的。

但是,在不同范围内和在不同程度上,盟员们的参政能力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之处。

(1)社会调研的自主性和持续性需适度加强。据一些盟员反映,从事社会调研时,他们往往感到自主性不够,持续性不强。自主性不够是因为一些社会调研课题不是他们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和主动选择的,而是由上级组织分派下来的。持续性不强是因为一些社会调研课题应景而设,随政治风向而变,很难持存一年以上。建议民主党派各级组织每年在确定参政课题时,兼顾应时的需要与持久的必要,在关注一时的社会热点问题之同时,适当关注长期的社会难点问题,根据本党派的特点和本地区的实际,选择一两个课题坚持做持续多年的、逐步推进的深度调研。

(2)权衡决断的独立性需有所加强。问卷调查数据和座谈会发言表明,许多盟员在分析和评论重要事件时深受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社会舆论)影响,有些人坦言他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时被社会舆论裹挟。社会舆论是极其复杂的,其中混杂着出自各种利益诉求的有理或无理的、正当或不当的、平和或偏激的意见。不加分辨地接受社会舆论,这不是一个具有审慎的权衡决断能力的人所应取的态度。重视但不轻信更不盲从社会舆论,这才是恰当的态度。民主党派成员们应就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尽可能多途径和多方面地了解相关信息,避免受少数媒体和单一方面所提供的信息的误导。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可利用工作会议、自营网站或内部资料就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向其成员们比较全面地介绍有关情况,以助他们更加独立审慎地权衡和决断。

(3)演讲能力和口头即兴表达能力需努力提升。从统计数据可知,八成以上(82.72%、82.76%)盟员不太满意于自己的演讲能力和口头即兴表达能力。在许多场合,参政者需做演讲和即席发言,因此提高演讲能力和口头即兴表达能力是必要的和有益的。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应当多为其成员们提供发言特别是演讲和口头即兴发言的机会,而民主党派成员们自身也要多争取和更珍惜这样的机会。许多人抱有“说了白说”的想法,不争取和不珍惜各种会议上的发言机会,这实在是一种双重损失,既阻断了他们自己的意见也许会引起重视和产生效果的可能性,又放弃了他们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和提升的可能性。

(4)执行出自公共理性的既定政策法规的坚定性需大力加强。认为可以在执行出自公共理性的既定政策法规的过程中因有人反对而中止或调整的人近七成(69.26%),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在意料之外是因为事先没有料到这一比例会如此之高,在意料之中是因为事后认真想来这种情形是国情使然。稍可欣慰的是,在拥有上述想法的人中,大多数(79.27%)服理不随人,选择了“看反对有没有道理来决定是否继续执行”。既然一项既定政策法规出自公共理性,当然就不能因某个人或某些人的反对而中止或调整,否则就会纵容和鼓励少数人强暴多数人的意愿的反民主做法。自由要求多数派不对少数派施行暴政,而民主则要求少数派尊重多数派的决定。多数派的决定不一定都是合理的,但是如果这种决定基于公共理性做出,即便其中含有不合理成分,也得执行,若实践表明不合理成分损害多数人的利益或对不确定的公众造成损害,那么在民主程序中再经公共理性审议,可以修改或废除该决定。任何一个人的实践智慧都是有限的,任何一群人的实践智慧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的实践智慧也是有限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开始就能制定出非常完善的制度,人类总是在不断试错中逐渐接近比较完善的制度的。因此,一项出自公共理性的既定政策法规不能一遭到某个人或某些人的貌似有理的反对,就停止实施或大打折扣,若如此,政策法规还有何严肃性可言?还有何公信力可言?恰当的想法和做法是:反对是你的权力,执行是我的义务,你尽可反对,我必须执行,我甚至可以为你转达反对意见,但是在你所反对的政策法规被修订或被废止之前,对不起,我只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它!

(5)遵守合理的原则和规范的定力需强力提升。七成以上(71.28%)的人认为可以为了协调同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修理”合理的原则或规范,这表明,大多数人在经权之间偏向于权。这种偏向有其历史渊源。中国历代知名政治家大多信奉明经暗权、虚经实权、先权后经甚至有权无经的为人处世策略,翻遍二十四史,可知古人所谓治国谋略,多为以权凌经之术。为所谓和谐牺牲合理的原则和规范,这种做法在当前中国尤为盛行。有一个由来已久的观念必须破除,那就是:把精于权术等同于善于领导。原则和规范当然可以有例外,但是其例外也应当是普适的,即普遍适用于符合“例外”条件的一切人,而这通常在制定原则和规范之时就被考虑到了,如果在原则和规范被实施之后再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提供例外,那么这就是特例,实质上就是特权。制度(包括各类原则和规范)的一个根本要求就是普适性。一个真正尊重法治的人在执行合理的原则和规范时不会有那么多的“但是”。在提升遵守原则和规范的定力方面,无论民主党派成员个人,还是民主党派各级组织,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们当然清楚,许多妥协,许多例外,许多“何必”,许多“但是”,出于无奈,主要由当代制度环境的压力和传统制度文化的负面影响造成。不过,一个有心提升参政素质的民主党派成员恐怕不能过分迁就于环境和轻易屈服于压力,而要志于坚守,敢于抗拒,善于担当,乐于超越。

三、民主党派成员参政品格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参政品格是参政素质的拱顶。参政品格应当融合的重要成分有真诚的民生情怀、坚定的求真意志、强烈的公正意识、严格的自律精神、勤政为民的事业心、不辞不贷的责任感等。

较之参政能力,参政品格更多地体现于行动而非言语。因此,仅仅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仅仅通过听其言,远远不足以全面、细致、真切地了解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品格。正因此,这里对民主党派成员参政品格现状的描述,只能是隔岸观花,而且是管窥彼岸花,只能是浅滩测海,而且是蠡测海滩水。

真诚的民生情怀要求人们在参政中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深切同情民众疾苦,热情为民众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境况的改善而鼓呼和请命。

大多数盟员自认具有较强的同情心,多数盟员表示关注民生问题,绝大多数有参政经历的盟员确认自己近年来所提交的各类参政文案(建议案、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信息稿等)中或多或少包括民生主题文案。关于同情心,自评为较强和很强的人分别占50.81%和21.26%,合计72.07%;自评为一般的人占27.93%;自评为较弱和很弱的人皆为0.00%。认为自己近年来所关注的社会问题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的人占53.36%;认为在自己近年来所提交的各类参政文案中包括一定数量的民生主题文案的人合占98.39%,其中选择“全部属于民生领域”、“绝大多数属于民生领域”、“多半属于民生领域”、“少数属于民生领域”的人分别占2.95%、13.67%、46.92%、34.85%。大多数盟员确实是具有民生意识的,因而在参政中是可能产生民生情怀的。政治的根本目的就是为民众谋福利,衡量政绩的根本尺度就是民生改善的程度。因此,无论执政还是参政,理应保持民生情怀。

坚定的求真意志要求人们在参政中敢于探真相、讲真话,不溜须拍马,不文过饰非。讲真话并不等于揭弊斥短,因为真实地陈述成绩和优点也是讲真话。不过,由于人们往往倾向于尽可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成绩和优点,而尽可能巧妙地掩饰自己的失误和缺点,因此在品人论事时,特别是在品评政治人物和政治行为时,讲真话更多地体现为揭弊斥短。

大多数盟员倾向于选择性地讲真话,他们对讲真话可能带来不利后果有顾虑。在回答参政过程中应当如何讲真话时,选择“根据场合适合与否决定讲不讲真话”、“根据对可能后果的预测决定讲不讲真话”、“领导希望听真话时就讲真话”的人分别占21.59%、31.98%、3.26%,合计56.83%,选择“假话绝对不讲,真话并不都讲”的人占19.14%,而选择“在任何情况下坚持讲真话”的人仅占24.03%。在回答对参政过程中讲真话可能遭到排挤打压持何种态度时,选择“知难而退”、“有所顾忌”的人分别占10.58%、32.53%,合计43.11%,选择“审慎行事”的人占37.72%,选择“无所畏惧”的人占19.16%。考虑到当前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我们应当理解大多数盟员关于在参政中讲真话的态度和选择。

强烈的公正意识要求人们在参政中具有强烈的正义感、是非感,敢于鸣不平、斥不公,为维护社会公正不怕得罪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

大多数盟员相信自己具有较强的正义感和是非感,表示自己具有替他人伸张正义的意向且以前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行为,不过,他们对替他人伸张正义可能带来不利后果还是有顾虑的。关于正义感,自评为较强和很强的人分别占62.70%和23.59%,合计86.29%;自评为一般的人占12.70%;自评为较弱的人占1.00%,自评为很弱的人为0.00%。关于是非感,自认较强和很强的人分别占60.28%和26.09%,合计86.37%;自认一般的人占12.25%;自认较弱的人占1.38%,自认很弱的人为0.00%。自述或多或少有过替他人伸张正义的行为的人合占87.47%,其中,选择“一度做过(替他人伸张正义的事情,下同)”、“多次做过”、“经常做”的人分别占37.56%、30.51%、19.39%,选择“没有机会做”的人占12.53%。在回答对参政过程中替他人伸张正义可能招致打击报复持何种态度时,选择“知难而退”、“有所顾忌”的人分别占4.25%、25.51%,合计29.76%,选择“审慎行事”的人占43.32%,选择“无所畏惧”的人占26.92%。社会公正问题是当前中国高度受关注的一类问题,有时一件关涉社会公正的小小事件就能引起现实世界或网络世界中的万民“围观”,冒险维护社会公正的人被广大民众视为“当代英雄”(维权英雄)。盟员们可以不求成为“当代英雄”,但应有维护社会公正的英雄气概。

严格的自律精神要求人们在参政中保持清廉,自觉拒绝不当利得,洁身自好,不做有损自身名誉和组织形象的事情。

大多数盟员具有较强的荣誉感,认为自己能够自律。荣誉感体现在对待不当利得上,就是自律。关于荣誉感,自评为较强和很强的人分别占59.36%和12.68%,合计72.04%;自评为一般的人占24.75%;自评为较弱的人占3.22%,自评为很弱的人为0.00%。关于自制力,自认较强和很强的人分别占61.26%和8.92%,合计70.18%;自认一般的人占27.79%;自认较弱的人占2.03%,自认很弱的人为0.00%。事实证明,包括盟员在内的民主党派成员大多在参政中确有较强的自律能力。

勤政为民的事业心要求人们在参政中发扬奉献精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为民众服务。要真正做到勤政为民,就得有较强的忍耐力和承挫力,因为在行政和监政过程中必定会经常遇到各式各样的抱怨、误解、挫折、阻碍。

多数盟员对自己的忍耐力和承挫力比较自信,并表示愿意为民众为国家奉献才智。关于忍耐力,自评为较强和很强的人分别占51.11%和12.27%,合计63.38%;自评为一般的人占35.21%;自评为较弱的人占1.41%,自评为很弱的人为0.00%。关于承挫力,自认较强和很强的人分别占59.48%和8.27%,合计67.75%;自认一般的人占30.24%;自认较弱的人占2.02%,自认很弱的人为0.00%。包括盟员在内的民主党派成员大多在本职工作比较繁忙的情况下兼职参政,而兼职参政是几乎或根本没有报酬的,他们中许多人不仅不领报酬,而且自掏腰包资助所在基层组织(没有或极少财政拨款)的活动。仅此一点,就足以证明大多数民主党派参政人员是有一定奉献精神的。

不辞不贷的责任感要求人们在参政中敢于负责,恪尽职守,善于创新,开拓进取。

绝大多数盟员认为自己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进取心,能够在参政中尽职尽责地履行使命,尽心尽力地创新工作。关于责任感,自评为较强和很强的人分别占69.29%和25.66%,合计94.95%;自评为一般的人占5.05%;自评为较弱和很弱的人均为0.00%。关于进取心,自评为较强和很强的人分别占63.36%和26.72%,合计90.08%;自评为一般的人占9.92%;自评为较弱和很弱的人皆为0.00%。在任何时代和国家,知识人都是责任感最强的一个社会阶层。现代(20世纪初迄今)中国的知识人尤其如此。盟员们中大多数是中高级知识人,无论是作为整体还是作为个体,他们在现代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可以相信,大多数盟员在当前中国参政时是可能具有非同寻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

综上所述,多数盟员在参政中是可能产生民生情怀的,绝大多数盟员具有比较强烈的公正意识,大多数盟员在参政中显示出较强的自律能力,多数盟员具有一定奉献精神,大多数盟员在参政中具有非同寻常的责任感。概言之,多数盟员(特别是有参政经历的盟员)的多种参政品格要素达到了较高层次,因此其整个参政品格上升到了一定境界。

然而,为了养成更高境界的参政品格,还有一些需要特别关注或着力改进的地方。

(1)民生的范围要弄清。座谈会发言表明,有些盟员对民生究竟包括哪些方面还不太明了。浏览参政文案发现,许多参政者所关注的问题虽然与民生有关,但并不直接属于民生范围。要说有关,一切政治行为都跟民生有关,连国防和外交也跟民生有关。但是,普通语义上的民生政治意指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改善的政治行为,如饮食、住房、交通、医疗、教育、体训、社会保障、人道援助、安全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政治行为。弄清民生的范围,参政者在关注民生问题时就能做到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

(2)讲真话的胆量要壮大。迫于社会环境压力,大多数盟员倾向于选择性地讲真话。较之习惯性地说假话,选择性地讲真话当然好得多。但是,选择性地讲真话必定有意忽略一些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对于所讨论或争议的问题非常关键,恰好是习惯性地说假话的人想要隐瞒的,在此情形中,两者“不谋而合”,选择性地讲真话的人变成了习惯性地说假话的人的帮手。必须指出,技巧性地讲真话不同于选择性地讲真话。为了适应人性的弱点,讲真话需要逻辑、语言方面的技巧,但不需要顾虑重重、患得患失、察颜观色、见风使舵的选择。在当前中国,讲真话环境的宽松度确需大力提升。在回答是否因讲真话而遭到过排挤打压时,30.38%的人选择“有过”,48.69%的人选择“不清楚(也许遭到过排挤打压但自己不能确定)”,只有20.93%的人选择“没有”。

(3)化义愤为行动的决心要加强。大多数盟员有较强的正义感,遇到或得知不公不义之事就情不自禁地义愤填膺。但是,在正义行为可能导致不利后果时,他们中多数人颇有顾虑。因此,盟员们在参政中有必要适度加强化义愤为行动的决心。当然,就外在条件而言,当前中国迫切需要通过制度改良尽可能降低维护社会正义的成本和代价。在回答是否因替他人伸张正义而遭到过打击报复时,25.10%的人选择“有过”,40.28%的人选择“不清楚(也许遭到过打击报复但自己不能确定)”,只有34.62%的人选择“没有”。

结 语

在当前中国参政,专业性愈来愈强,竞争愈来愈激烈,因而要求愈来愈高。包括盟员们在内的民主党派成员们充分认识到了这种情形。在回答对当前中国参政情况的总体评价时,八个备选答案(可选多项)中,选择“专业性愈来愈强”、“竞争愈来愈激烈”的人分别达22.92%、33.79%。既然参政要求越来越高,那么正在参政或有志参政的民主党派成员们就应进一步提升参政素质。总体上,多数民主党派参政人员的参政知识是符合要求的,但对某些参政知识亚类的了解尚需不同程度地深化;他们的整个参政能力是基本胜任的,但是少数参政能力要素需大力提升;他们的参政品格达到了一定境界,但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民主党派成员们自身应当更加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强参政素质修养,而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应当从参政党建设的高度更加重视其成员参政素质的培训。

民主党派成员参政素质的提升虽然主要依靠自身的修养和组织的培训,但也需要一些外在条件配合,其中一个重要的外在条件就是参政环境的改善。包括盟员们在内的民主党派成员们对未来中国参政环境抱有多种多样的期待。在回答对未来参政情况的主要期待时,八个备选答案(可选多项)中,选择“在政府部门和司法机构安排更多领导职务”的人达73.72%,选择“实效更加明显”的人达53.75%,选择“制度化进一步加强”的人达44.66%,选择“在省部级和厅局级领导职务中适量增加正职”的人达40.51%,选择“高度包容不同的意见”的人达30.43%,选择“成效可以预期”的人达25.10%,选择“充分尊重参政者个性”的人达23.32%,选择“下层参政更加活跃”的人达21.15%。另一方面,民主党派成员参政素质的提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参政环境的改善。诚望民主党派成员参政素质的提升与未来中国参政环境的改善能够进入良性互动之中。

参考文献:

[01] 杨君武.民主党派成员参政素质探究[J]. 文史博览(理论版),2010(12):37-41.

[02] 郑宪. 中国民主党派建设理论[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03] 孙瑞华. 中国参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共编译出版社,2007.

[04] 魏晓文(等). 当代中国参政党建设研究[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05] 董石桂. 改革开放时代参政党建设研究[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06] 张惠康(主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格局中的参政党能力建设[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本文为作者所主持的2011年度民盟中央统一战线与多党合作理论研究项目最终成果,于2012年获民盟中央统一战线与多党合作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原载《文史博览(理论版)》2013年第07期。)

共 16273



上一条: 民主党派成员参政素质探究
下一条: 当前中国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空间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关闭

公告通知
图片新闻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韶关学院副校长吴...

长沙市侨联成钢书...

湘潭大学党委统战...

共189条  
统战制度
首页    |    公告通知    |    图片新闻    |    研究基地    |    统战制度    |    管理登陆
Copyright © 2013-2018 www.hun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731-88872410